华体育全站官方下载

新聞發布會首頁 | 最新發布 | 發布實錄
正文  
“奮進新常州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轄區板塊(二)專場新聞發布會實錄
發布日期:2023-10-11   瀏覽次數:   字體:〖默認 超大
  發布時間:2022年10月11日15:30
  發布地點: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風廳
  發布主題:“奮進新常州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轄區板塊(二)專場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員:劉志峰 武進區委常委、副區長
       李   皓 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新北區委常委、副區長
  主 持 人: 薛 靜 蘇州市政建設管理府社會新聞事件辦副辦公室主任、市政建設管理府社會新聞事件發言稿人

上架會執行主席臺

推出會小編席

薛 靜 常州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薛靜】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常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現在我們舉行“奮進新常州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四場——轄區板塊(二)專場新聞發布會。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出席發布會的領導,他們是:武進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志峰先生,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新北區委常委、副區長李皓先生。
  要請劉志峰大先生講述武進區涉及到條件。

劉志峰 武進區委常委、副區長
  【劉志峰】
新聞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我代表武進區委、區政府,向前來參加發布會的各位媒體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武進發展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武進是“蘇南模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從制造業起步、以實體經濟見長,“產業”底氣厚實,共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中的31個,666個工業小類中的305個,既有鋼鐵、化工、紡織等傳統制造業,也有軌道交通、智能裝備、智電汽車、新材料等新興制造業,還有數字經濟、氫能產業、細胞治療等未來產業。2021年,武進在中國工業百強區中排名全國第六、全省第一;擁有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3個,為全省縣區級第一,并連續2年獲評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區。黨的十八大以來,武進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創新”作為不竭的動力,把“智造”視為制勝的法寶,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武進標桿”。
  下面,圍繞“創智武進”主題,我向各位作簡要介紹。
  一、聚力“集群壯大”,厚植創智武進的扎實根基。十年來,武進的工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875.14億元增加到2021年1510.72億元,年均增長6.3%;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從2012年的39.9%躍升到2021年的53.7%,實現了高基數上的高增長。把握大勢、發揮優勢,武進不斷推動先進制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邁進,著力打響機器人、智電汽車、集成電路、石墨烯、醫療健康等5張產業名片。一是機器人產業如火如荼。武進已集聚安川、納博特斯克、快克智能、金石等研發生產及配套企業70余家,形成從零部件生產到整機裝配的完整產業鏈,機器人本體產量約占全省的70%,國內每4臺工業機器人中就有1臺“武進造”。今年,武進出臺《關于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成立機器人產業聯盟,推進建設機器人檢驗檢測和認證平臺,通過建立產業扶持政策,給予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和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到2025年,將形成完善的研發、檢測、制造、集成應用體系,全區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300億元。二是智電汽車產業蒸蒸日上。以理想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異軍突起,擁有產業鏈核心企業68家,集聚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整車、汽車關鍵零部件和充電設備產業集群,覆蓋了從發動機、變速箱到車架、車身,從車輛內飾到汽車電子,從輪轂到汽車空調,涉及機械、電子、紡織等多個行業。武進的汽車制造業產值由2012年的30.27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96.71億元,增長8.8倍。今年以來,武高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匯川新能源汽車多合一動力總成、豪森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落地,智電汽車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三是集成電路產業朝氣蓬勃。武進已引進承芯半導體、縱慧芯光等一批在各自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項目,致力打造武進芯創天地、常州集成電路生態產業園和西電化合物半導體創新中心三大產業平臺,培育引進30多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總體呈現設計、制造、封測三業并進態勢,其中龍頭企業影響力不斷增強,承芯半導體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制造代工項目,縱慧芯光是全球三家之一國內唯一手機VCSEL芯片設計制造公司,并積極打造長三角化合物半導體創新基地,為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孵化等服務支撐。目前,全區在建集成電路相關項目11個,其中6個預計今年竣工達產。四是石墨烯產業方興未艾。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發起的常州新型碳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入圍工信部2020年先進制造業集群招標(全省共3家),武進集聚石墨烯相關人才團隊40多個,相關企業160余家,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6家,涵蓋石墨烯設備研發、原料制備與應用研究、產品生產、下游應用、市場服務等完整產業鏈,創造了14項“全球第一”,贏得“全國石墨烯看江蘇、江蘇石墨烯看武進”的美譽。五是醫療健康產業未來可期。西太湖國際醫療產業園成為“常州國家醫療器械國際創新園”和“國家級孵化器園區”,省藥監局審評核查常州分中心落戶武進,成功舉辦西太湖細胞和基因治療前沿技術發展大會。武進目前擁有以醫療器械為主的健康制造企業近300家,健康服務企業40余家,醫療器械經營類企業近200家,預計到2025年,醫療健康產業銷售收入可達200億元,將形成全市領先、全省有位的醫療健康產業集群。
  二、聚力“強鏈穩鏈”,激發創智武進的澎湃動力。“專精特新”企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智改數轉”是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之舉。武進區以“專精特新”為引領,以“智改數轉”為抓手,引導企業著力打造品牌、提升質量,實力再攀新高。目前,武進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4家,省級82家,占比均居全市首位,以及擁有百余家在各類細分行業內占據領先地位的“隱形冠軍”企業,帶動產業集群規模持續壯大。一是優化資源儲備,加快梯度培育。武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國家、省、市專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體系,重點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把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成長性好、專業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產品服務特色化明顯的企業納入培育庫,全區入庫企業超800家。二是夯實平臺載體,精準保障扶持。目前,武進擁有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7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家,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0家,為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技術支持、融資擔保、人才培訓、市場開拓、管理咨詢、信息支撐、法律援助等全方位保障。同時,相關部門嚴格落實省、市、區獎勵政策,對已認定的企業精準服務,確保企業不錯失任何一個獲取資金扶持、資源支持的機會。三是加快智改數轉,做強關鍵增量。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智能裝備應用步伐,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售后服務中的深度融合、集成應用,促進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累計創成省五星級上云企業8家,省四星級上云企業96家、省三星級上云企業177家;50家企業車間獲評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2022年,武進編制了《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明確了四大類19條專項政策,并與機器人、集成電路等相關產業政策充分協同,發揮政策疊加效應。
  三、聚力“提質增效”,激活創智武進的強勁引擎。重大項目、金融資本、創新創業都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武進堅持虛實互動、軟硬一體,為企業轉型升級賦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武進加強與世界名企、重點央企、實力民企、大院大所的洽談對接,做好產業布局、創新選擇的研判,既招引一批旗艦型、龍頭型、基地型的重大項目,又引育一批“小而優”“小而美”“小而強”的優質項目。2013年到2021年,武進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累計超過75億美元。截至2021年底,已有20多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在武進投資了30多個企業(項目)。武進企業陸續走出國門,實現全球布局,2013年以來,境外投資項目168個,中方協議投資總額1.64億美元。二是資本擴容步入“上升期”。武進搶抓多層次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機遇,充實上市后備資源,規范市場主體培育,推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股改上市,不斷壯大資本市場“武進板塊”。十八大以來,新增上市公司32家(含2022年上市2家),首發融資360.57億元,再融資163.35億元。在國內外上市武進企業累計達44家,總市值超5000億元。2021年9月29日,武進發布“中證武進發展指數”,成為全國第一個發布上市公司指數的縣區,標志著資本市場的“武進板塊”邁出新步伐。三是創新創業按下“提速鍵”。作為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武進區組建了百億產業母基金和面向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層級企業的基金體系,全面為龍城英才企業和領軍人才創業企業保駕護航。積極推進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建設,武進企業獲得首張長三角雙創券。2022年3月,武進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被評優秀等次,全省區域類基地中排名第1位,再次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截止2021年末,武進擁有獨角獸企業1家、省級瞪羚企業6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1131家。2021年專利授權2145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975件,分別是2012年的5倍和4.68倍。武進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一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縣域第二名等稱號。
  四、聚力“產業生態”,提升創智武進的承載能級。一流的產業離不開一流的生態。武進融入“大格局”、突出“高品質”、瞄準“無代差”,當好產業生態的護林員、主動服務的店小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一是提升要素供給,呵護企業成長。武進主動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著眼企業所需,提升要素供給,與工行等10余家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完善銀企融資對接機制;精心打造常州基金產業集聚區--龍城金谷(南區),已集聚金融、類金融機構超300家;深化推進“危污亂散低”出清提升行動,加快盤活低效廠房、樓宇、土地;建立完善每月政企座談會制度,精準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此外,武進還清單式滾動推出四批優化舉措,在全省率先試點“標準地+承諾制”“信用+公共資源交易”“標證通”手機CA等“放管服”改革,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2021年度省營商環境評價中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二是強化人才引育,用好第一資源。全面打響“非武不棲 進無止境”人才品牌,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全市唯一。常態化開展“資者見智”系列活動,累計為人才企業發放貸款和募集投資超6億元。升級武進英才“榮譽工程”,提供十大類30項服務“一卡通辦”,建成人才公寓11253套。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引進人才22.97萬人,高技能人才突破10萬人,引進領軍型創業人才項目1084個、創新人才263個;2021年,領軍人才企業年銷售總額超330億元、納稅超7.8億元。三是搭建創新平臺,完善創新布局。充分發揮科教城創新之核的作用,聯動武進高新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兩大國家級、省級高新區,搶抓中以創新園等國際合作機遇,讓創新國度與智造名城牽手,打造國際技術合作轉移的“橋頭堡”,形成以重點園區為龍頭、高新園區為支撐、產學研深度合作為基礎的創新布局。聚焦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產業需求,布局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以及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截至目前,武進共建有新型研發機構20家,重點實驗室38家,企業研究院7家,科技公共服務平臺25家,省產研院專業所6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9家。四是完善基礎設施,支撐遠景發展。武進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湖”創新區建設等多重機遇,深入推進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常宜高速、金武快速路、青洋快速路一期等建成通車;常州地鐵一號線(武進設10個站)建成投入運行;南沿江高鐵(設高鐵武進站)正加緊建設施工,高鐵武進站建設基本完成;常泰高鐵(在武進設常州南站)、鹽泰錫常宜高鐵(在武進前黃設站)均已規劃。2021年武進榮登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首位。
  逐夢新征程,奮斗向未來。武進將積極貫徹落實全市“532”發展戰略,在兩湖創新、智造升級、人才集聚、民生改善、項目落地等方面不斷發力,以過硬的工作成效,為全市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打造長三角中軸樞紐貢獻力量。
  在此,我也誠摯邀請各位媒體朋友多到武進一線采訪調研,多多宣傳武進、推介武進,共同為武進發展添磚加瓦。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薛靜】
  感謝領導劉志峰女士英語的詳實發布公告,現在請李皓女士英語的介紹新北區的涉及狀況。

李   皓 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新北區委常委、副區長
  【李皓】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常州國家高新區十年來所取得的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常州國家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弘揚“創新、開放、大氣、包容”的高新區精神,搶抓發展的時與勢,擔當作為、攻堅克難、勇挑大梁,在提升區域能級、培育特色產業、推動科技創新、深化對外開放、優化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成果。今年,還是高新區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櫛風沐雨,三十年砥礪前行,常州國家高新區逐步成長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最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地區之一,國家級高新區排位躍升至第21位,實現了從一片郊區田園到現代化魅力新城的華麗轉身。下面,我從六個方面介紹一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區域能級不斷躍升
  1. 經濟總量逐年攀升。2011年,全區GDP僅為623.1億元,2021年全區GDP達1820.4億元,是2011年的近3倍,為常州沖刺GDP“萬億之城”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全區人均GDP達到20.5萬元,遠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2. 財政金融大幅增長。全區財政總收入從2011年的204.1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17.8億元。全區現有銀行24家,其中分行4家、支行20家,營業網點107個。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641.9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710.3億元。
  3. 人口規模持續增加。2021年末全區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別達63萬人和89.5萬人。十年來,全區常住人口凈增28.6萬人,凈增量和年均增速均列全市第一。
  二、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1.聚焦產業發展抓創新。十年來,我們始終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國家高新區歷史使命,制定出臺“1+7+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積極開展企業科技創新積分制試點,推出“科創積分貸”科技金融產品,光伏產業集群獲批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在新北區掛牌。截至2021年末,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76.3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2.3%,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40家、瞪羚企業118家、潛在獨角獸企業9家,擁有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686家,其中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88家,全區R&D支出占GDP比重達3.65%,高于全市平均0.35個百分點,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2件,列全市第一。
  2.聚焦載體建設抓創新。先后引進浙江大學常州工業技術研究院、江蘇中科聚合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江蘇集萃安泰創明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等13家重大創新載體,累計認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7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5家、省級眾創空間19家,孵化面積累計達285萬平方米。
  3.聚焦人才引育抓創新。截至目前,全區共集聚各類人才34萬名,其中,培育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96人;培育入選省“雙創”團隊12個、“雙創”人才138名、“雙創”博士105名;培育入選市“龍城英才計劃”1183名,建成全市首家五星級人才公寓--常高新·漫柏未來人才社區。
  三、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1.制造業發展提檔升級。產業興,則區域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堅定不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不遺余力扶企助企,培育出“兩特三新一智能”六大主導產業,“兩特”是以光伏新能源為代表的智慧能源產業和以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三新”是指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新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一智能”是指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全區現有規上工業企業超1400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491家、超50億元企業6家,2021年規上工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全區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江蘇省“五星級”上云企業12家,市級以上智能車間(工廠)128家,入選江蘇省首批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地區、首批“兩化融合”示范區、首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被認定為省“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十年來,我們堅持用“資本雨露”澆灌“產業大樹”,資本市場“常高新板塊”表現亮眼。截至去年底,全區共有上市企業13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3000億元,創歷史新高。成立總規模100億元的科創基金,聚焦主導產業,投向本土企業,撬動社會資本助力高新區產業發展。
  2.服務業發展提質增速。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1年的32.3%提升到2021年的49.0%,增長16.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0億元。全域旅游和“夜經濟”蓬勃發展,中華恐龍園躋身全國熱門景區前10位,東擴戰略全面啟動,江南環球港、文化廣場、迪諾水鎮、漢江路國際街區等多個城市休閑娛樂綜合體交相輝映。常州港石化碼頭、錄安洲長江碼頭10萬噸級泊位先后建成,全區水陸空鐵立體交通優勢不斷放大。“兩業融合”跑出加速度,常州創意產業園成為全市“三新經濟”發展領頭羊。
  3.農業發展高質高效。十年來,全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3萬畝,糧食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0%;成功創建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3家,培育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4家。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累計建成美麗宜居村180個,成功創建老西莊、史陳家等4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點,入選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7個。
  四、對外開放活力迸發
  1.外資招引成效突出。十年來,全區實際利用外資超141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累計有32家在新北區投資設廠,中瑞國際產業創新園、中日韓產業合作示范區等多個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先后建成,常州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外商投資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2.外貿驅動扎實有力。截至2021年末,全區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2594家,2021年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090.4億元。十年來,全區共120家企業投資設立174個境外項目(機構),遍布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中方協議出資額累計達17.56億美元。常州-馬尼拉國際貨運航線、“常西歐”班列正式開通,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江蘇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
  五、城市面貌迭代更新
  1.交通路網日趨完善。全區新建各等級公路1600多公里,五縱十橫的城區骨架全面拉開。京滬高鐵北站、軌道交通1號線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成投用,高鐵新城建設日新月異。此外,常泰大橋、龍江路北延、奔牛國際機場改擴建、騰龍路快速化改造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工程也正在加快推進中。
  2.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先后建成新龍生態林、三江口公園等94個公園綠地,全區綠地面積達4.04萬畝,綠化覆蓋率近40%,人均綠地面積16.7平方米。累計建成安置小區113個、安置面積超1100萬平方米,完成66個老舊小區改造。
  3.生態質量顯著改善。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縱深推進長江大保護,累計關停拆除化工企業43家,沿江一公里范圍內3000畝土地實現生態復綠,5公里生態廊道全面建成,長江常州段生態岸線占比提升到80.6%,居江蘇省第一。國、省考斷面連續5年保持或優于Ⅲ類水質,PM2.5濃度持續降低。
  六、人民獲得感日益增強
  1.民生福祉保障有力。2021年全區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8710元和37016元,是2011年的2.3倍和2.5倍,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3:1下降至1.86:1,收入差距逐步縮小。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月平均水平提升到485元。
  2.醫療衛生水平提升。全區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提升至258個,擁有省級基層特色科室3個、市級24個,與上級醫院建成醫聯體45個。全區養老機構提升至15個,床位3277張,護理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數的比重達82%。
  3.教育資源加快均衡。教育投入年均增長20%以上,累計成功創建市新優質學校16所,市優質學校50所,省優質幼兒園35所,市優質幼兒園16所;累計培養省特級教師16人,市名校長37人,市名班主任70人。建成6家省普惠托育機構和1家省示范性托育機構,共有普惠托位240個。
  十年非凡歲月,十年春華秋實,美好愿景正變成現實模樣。常州國家高新區將在而立之年再出發,以建設“全國一流、蘇南引領、全市示范”的國家級高新區為目標,全力打造“現代高新、活力高新、開放高新、秀美高新、幸福高新、和諧高新”六張高新名片,搶抓更大的發展機遇,營造更優的發展環境,分享更多的發展果實,在轉型速度、創新濃度、管理高度、民生厚度等多個維度,繼續保持全市全省全國領先,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榮使命,全力當好全市“532”發展戰略主力軍,乘勢而上再出發、昂首奮進新征程,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薛靜】
  感謝信李皓師傅的簡略介紹一下。下文請新聞媒體同學就關注的的問題發問,發問前請舉起手舉手。

新華網記者現場提問
  【新華網】
  剛才您介紹了創智武進的措施與成果,我們都知道,為推進創新創造,武進還和創新之國以色列有著較為深入的合作,打造了以色列在中國開展創新合作的“橋頭堡”——中以常州創新園。請問武進區副區長劉志峰,中以常州創新園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啟示和借鑒意義?
  【劉志峰】
  感謝媒體朋友們對中以常州創新園的關心。中以常州創新園是中國和以色列兩國政府共建的中以合作標志性項目。2011年,第一家以色列獨資企業樂康瑞德在武進正式落成投產;2013年8月,武進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中以高技術產業合作重點區域”;2015年1月,劉延東副總理和以色列外交部長利伯曼共同為“中以常州創新園”揭牌;2021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與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通電話時肯定中以常州創新園為中以合作的“標志性項目”。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的引領下,在兩國科技產業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兩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成果豐碩。自成立以來,中以常州創新園先行先試,在全國中以創新合作領域內保持合作機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個領先,對加強中以產業技術合作、探索共建新園區合作模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集聚以色列獨資及中以合作企業163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項目44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等多個產業領域,初步形成“創新項目集聚園區、技術合作輻射全國”的發展格局。
  隨著發展能級的不斷提升,園區空間規劃和載體建設也提檔升級。中以國際創新村一期項目今年1月投用,由以色列知名設計團隊參與設計,重點打造集技術研發、孵化加速、金融商務、生活配套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社區。創新村二期項目即中以數字谷正在建設,將充分融合以色列在數字產業方向的技術優勢、創新資源優勢,打造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標桿示范。由東南大學王建國院士團隊與以色列設計公司合作編制的《中以常州創新園概念規劃》和7.8平方公里核心區城市設計已面向全球發布。東部核心區以“藍脈綠網,科創凝核,軸帶生長”為主線,營造產業、生態、文化交融的多元創新場景,將打造“兩湖”創新區重要組團之一,打響創智武進“國際合作新名片”。
  今年是中以建交30周年,9月,2022中國-以色列創新合作周在常州舉行,園區集中展示了歷年來的中以創新合作成果,獲得了中以雙方部委領導和大使的高度肯定。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致辭中指出,中以常州創新園作為中以合作標志性項目,對加強中以產業技術合作,探索共建新園區合作模式發揮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色列駐華大使潘綺瑞用“卓越”二字肯定園區的發展成效,同時表示將繼續支持園區未來的工作,吸引更多以色列公司落戶園區。
  體會和深造深造借鑒的意義管理方便,小區申請加入公司4年多來,.我永遠把工作招引有所身為叩門磚,平把臺聯建等同于鋪路石,把勇當印度科學信息化模樣健康圈資源國化的探路者有所身為小區的進步神圣職責和進步要義,堅持從“工作招引、品臺聯建、模樣健康圈資源塑造”這多個因素制定出進步取得工作成效、關注進步工作成效。.我閉眼首要點,積極發展“雙招雙引”。小區向當今世界級高新方法性前沿性開發的工作和優秀的人才蓄水量池,完成“聯建籌劃”等的人才引進印度一人公司單位公司38家,“高高新方法性、國際上盟級化、猶太+”高新方法性型單位公司125家,當中近40個工作成功入選“龍城的人才籌劃”。.我緊緊抓住一生線,不斷地切實加強品臺修建。起動對以媒體配合內容開始,小區并不是招引一堆大批印度單位公司,更聯建一堆大批聯手科學信息化、孵化場品臺,比方說浙江省中以工業方法性深造院、印度浙江科學信息化基地、中以科創職業方法學院、摩希科學信息化提速器、CI3孵化場器、中以生物體醫療器械高新方法性國際上盟級科學信息化基地的,另外還有在科學信息化周申請加入公司的中以科學信息化小區媒體配合內容盟。完成品臺聯建,協助.我善于過好印度這里各國方法性觀察窗口,實現國際上盟級在國內科學信息化因素雙不斷循環空間布局,在高新方法性最原始科學信息化管理方便思考媒體配合內容,發現進階。.我抓好根本面,不斷地開發的科學信息化模樣健康圈資源。印度的技術性轉型升級進行和方法性科學信息化性能被當今為所處當今世界級世界領先標準,聯建小區如果深造深造借鑒深造主要包括幼兒教育、科學信息化思維策略培訓、孵化場器修建、投資加盟等范圍的印度科學信息化模樣健康圈資源,是.我長期在深造的課程。近些近些年來,小區不斷地發展科學信息化開店優秀的人才聯手培訓、思考硬高新方法性工作孵化場管理機制、深造印度策略孵化場器修建,從帶動當事人科創成員討論、展現生產鏈和股票市場的優勢、聯手塑造專精特新單位公司、緊密聯系成員經濟往來和提高學歷“軟戰斗力”等管理方便縱深與印度發展媒體配合內容,幫助武進、揚州融合各國科創網,區域中心城市在全球塑造國化的印度科學信息化模樣健康圈資源。

新華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新華日報】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十年來,高新區在重大項目招引推進上成果亮眼,請問新北區副區長李皓,在項目招引推進過程中,高新區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做法呢?
  【李皓】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感謝您對高新區工作的關心和關注。正如您所說,高新區一直以來都是以“產業立區”,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重大項目的有力支撐。十年來,全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理念,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項目轉,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抓手”。
  重大項目招引方面,我們緊緊圍繞“兩特三新一智能”主導產業,精心謀劃產業招商方向,一手抓規模影響大、行業黏性強的“鏈主”企業招引,把大項目做成大產業;一手抓資源占用少、畝均效益高的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項目的招引,搶抓產業發展的風口,充分發揮高新區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整、營商環境優良的“綜合成本”優勢,用好現有企業資源,以商引商。今年以來,總投資均為10億美元的美敦力康輝常州科技園項目和藥明康德合全藥業創新藥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常州二期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等一批重特大項目先后落戶新北區。同時,我們還不斷補齊項目落地所需要素上存在的短板,加強土地、廠房等載體資源的統籌規劃和開發建設,今年1-8月,全區就提質增效了工業用地3021畝,71萬平方米的產業、科創載體開工在建。
  特大安全事故的作業助推的方面,你們宇宙探索確立了“區級制約、統籌規劃融洽,屬地維護助推、加強組織領導保障,部擔當作為、履職敬業敬業”的特大安全事故的作業“招推服”成一體作業機理,順利通過完成“成交作業交接”、“特大安全事故的作業預審”、“搭建網作業巡檢”、“作業竣前制定方案”等作業助推各階段的作業負責,完成特大安全事故的作業“全一生用時段維護”,更有效不但縮減了作業從成交進行動工到工程建設助推再到峻工投入使用的浪費用時。在保障作業的環節中,你們真對任一作業,都設置了“另外進行動工時長”,倒排完工、掛圖登陸作戰。你們表層一絲的作業代辦處員,拿出來了“鐵腳板”的闖勁,跑出了作業助推的能快速率。2018,你們以有4個作業完成“拿地即進行動工”,今年的,在這個加數保守估計將增速到25-7個。

常州廣播電視臺記者現場提問
  【常州廣播電視臺】
  常州市委市政府以大手筆繪制了“兩湖”創新區的宏偉藍圖,請問武進區副區長劉志峰,西太湖作為“兩湖”創新區的核心區,如何在今后的發展中發揮龍頭牽引作用?
  【劉志峰】
  感謝媒體朋友們對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的關心。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作為“兩湖”創新區核心區,正錨定“生態創新區、最美湖灣城”的目標愿景,圍繞“新城市、新產業、新人才”的核心定位,全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努力打造常州城市新中心、區域增長極。
  一是聚焦新城市,能級再造添活力。“兩湖”創新區是常州新一輪城市發展的主戰場,作為核心區,西太湖將挑起責任擔當,盡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新中心”,打造“最美湖灣城”。今年以來,常州西太湖醫院開診,星河萬麗酒店開業,“兩湖”創新區規劃展示館正式投運開放,騰龍大道一期工程開工,投資5億元的烯望創智港竣工驗收,常州大學西太湖校區、南京大學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校院所落戶西太湖,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西太湖外國語學校正加快建設,各類功能性配套項目全面提速。下一步,園區將全面對標硅谷、爾灣等世界一流湖灣科創城市,學習借鑒蘇州金雞湖、東莞松山湖城市建設模式,推動“科產城人”融合發展。研究中央商務區建設方案,推動一批總部經濟、大院大所、重點實驗室、產學研中心等創新資源要素落地轉化。拉開交通大框架,全力保障常州南站、常泰高鐵、軌道交通5號線、寧常高速、中吳大道西延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動一流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資源在核心區布局,積極引進高品質商業配套設施,推動城市公共空間融入更多文化元素、科技元素,通過統籌生活、生產、生態三大空間,營造主客共享的未來城市環境,全面打造面向未來的具有國際化氣息的活力新城。
  二是聚焦新產業,實力競逐多賽道。作為“兩湖”創新區核心區,西太湖承載著常州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打造長三角產業中軸的使命和責任。為此,園區在產業發展中多賽道競逐,通達城市未來。目前,西太湖正加快高端醫療健康、新材料、新智造、新經濟“一高三新”產業提檔升級,大力布局數字經濟、未來經濟,打造產業中軸的重要支點,力爭“十四五”末產業規模超千億。其中,高端醫療健康已集聚企業400余家,獲二類及以上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555張,石墨烯產業誕生原創性石墨烯產品150余種、全球首創成果14項,突破“卡脖子”技術7項。西太湖將把高端醫療健康產業作為1號產業,重點發展醫療裝備、細胞治療、生物醫藥和醫療服務;新材料加快布局碳纖維、碳納米管、碳碳復合和高端膜材料;新智造推進產業數字化、制造業服務化,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培育一大批龍頭型、平臺型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新經濟加快研究總部集聚區、中央車站商務區產業發展定位和政策,布局現代金融、創意研發、文化旅游等生產和生活性服務業,為“未來產業”跑出加速度增添動能。
  三是聚焦新人才,雙向奔赴創未來。“新產業”拔節生長,“新人才”紛至沓來。“兩湖”起筆,宏偉藍圖加快從“紙上”落到“地上”,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今年以來,西太湖深入研究“兩湖”創新區核心區人才發展布局,大力培育市級以上人才項目。第十九批“龍城英才計劃”入選7個,第二十批“龍城英才計劃”申報項目9個,省“雙創計劃”推薦申報4個創業類、4個創新類項目和2個雙創博士、1個雙創團隊,國家級海外人才計劃項目申報30項。在創新創業載體方面,西太湖全力配合滆湖科學城的建設,加快南醫大常州醫藥創新中心籌建,發展好細胞治療前沿技術研究院,加快引進一批研究機構、研究生院,努力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策源地。西太湖還堅持人才培育和引進“雙輪驅動”,實行更開放便利的人才政策,完善國際社區、人才公寓的功能配套,提供更好的服務保障,打造更多智慧城市應用場景,為青年人才提供宜居宜業、活力多元的高品質湖灣生活。通過“人才+產業”“平臺+項目”“政策+服務”,積極推動人才鏈、政策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努力開啟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薛靜】
  感謝武進區副區長劉志峰、新北區副區長李皓的解答,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就到這里。如果大家對武進、新北經濟社會發展還有其他關心的問題,請與市政府新聞辦聯系。同時,請各位媒體朋友對本場發布會和接下來的系列主題發布繼續關心和大力支持,并通過大家的生動報道講好常州故事、傳播好常州聲音。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
掃掃掃在安卓手機訪問如今頁
AG九游会 乐鱼体育 乐鱼体育官方网站 半岛bandao体育官网 火博体育在线平台登录 乐鱼官网 星空体育平台官网 九游娱乐网页版官网 IM体育官方网站 九游娱乐网页入口